相信唔少媽媽喺啱啱驗到有咗嘅時候,都可能會諗:

「我早幾日有冇做啲咩食咗啲咩係對BB唔好㗎呢?」

「人地話有咗BB唔可以抱其他BB,但我尋日先抱完ʕʘ‿ʘʔ」

「阿媽話有咗唔去得婚禮,但好朋友下個月結婚,而我都真係好想去(● ˃̶͈̀ロ˂̶͈́)੭ꠥ⁾⁾」

 

除咗唔可以抱其他BB👶🏻,唔可以去人地婚禮之外,仲有好多其他唔同關於孕媽咪嘅禁忌,到底點解會有咁多禁忌嘅?

 

以前科技無咁發達,無人知BB喺媽媽肚入面嘅情況係點,

所以生完BB之後,BB有咩問題就會追溯返媽媽大肚期間做過啲咩,食過啲咩先會出現呢個情況。

久而久之,呢啲結論就一直流傳到而家,成為睇起嚟無乜科學根據嘅禁忌。

不過去到今時今日,超聲波變得普及,見到BB係媽媽個肚入面係點,

見得到BB嘅手手腳腳,咁樣就會明白有啲禁忌只不過係禁忌luuu

 

當中都有唔少好有趣好得意嘅禁忌,唔知你有冇聽過呢~

例如係

「用針線會令到BB嘅眼同嘴縫埋一齊」、

「用較剪會令BB有兔唇🐰」、

「綁嘢會令BB十指不全」,

會有呢類講法出現,除咗可能係由追溯媽媽嘅行為而生,妳又有冇覺得佢哋就好似細細個成日聽嘅:

「講大話會甩大牙🦷」、

「食剩飯粒第時就會嫁豆皮老公」、

「裝人沖涼會生眼挑針」?

屋企嘅長輩咁講都係想嚇下你,令到你唔會做呢啲事。

畢竟喺當時男耕女織、多勞多得嘅社會下,女性都有好多嘢做㗎,會有咁嘅講法都係想媽媽抖多啲!

 

以「想媽媽抖多啲」作為出發點,就會明白好多唔同禁忌喺點嚟╰(*´︶`*)╯♡

以啱啱提到唔去得婚禮為例,舊時候嘅婚宴場合難免會放炮仗、打鑼打鼓,再加上衛生環境冇咁好,腸胃炎已經係一個好嚴重嘅病嘅話,

先唔好理「喜沖喜」呢樣嘢,孕媽媽就當然唔好出席比較好。

如果要套落而家嚟講,就會係戶外婚禮的話,天氣太熱會容易中暑,去酒店搞就冷氣好大容易凍親,

不過照咁嘅講法,就算冇疫情,睇怕孕媽媽都只可以留喺屋企

(地球好危險㗎,你返火星啦☄️)

 

無論孕媽媽信唔信呢啲禁忌都好,禁忌唔會貿貿然彈咗出嚟(・ω・)

只要知道佢咃嘅由來就會明白佢咃唔係一面倒嘅錯,只不過係矯枉過正,或者係演繹方式唔同。

例如係唔好抱人地BB、唔好搬屋,呢2個就等同叫孕媽媽唔好拎重嘢一樣,

都係怕孕媽媽太過操勞,然後再加啲阻嚇元素,想令孕媽媽更加聽入耳,

只不過而家就變得有少少斬腳趾避沙蟲嘅感覺(つД`)ノ

更重要嘅係,

只要我哋諗深一層,就會明白無論係邊一代人,大家都係為孕媽媽同BB着想~